欢迎来到绿资酷
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库 > 组织发展
筹资?筹人? ——透过99众筹,如何检验我们的成长?
999

时间:2017年1020日(周五)晚7:009:30

分享机构:猫盟、云山保护、成都根与芽、美境自然、芜湖生态中心

分享平台:劲草同行主题分享群

主持人:李大君

 

【猫盟——巧巧】

分享主题:如何通过日常社群运营,展开传播与众筹

 

(一)众筹项目简介

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猫盟在99公益日期间所做的传播筹款工作。重点讲一下我们是如何利用内容进行传播的。


我觉得要做好这个分享,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明确我们要怎么来选择项目。这主要是针对99公益日来说的。第一,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项目上99;第二,什么样的项目应该放在长期的日常传播工作里。


猫盟今年主要做了三个筹款项目,分别是修复荒野,带豹回家”(43.99万)、放在99公益日里面的“云养身边的华北豹”(15.7万),以及配合山西中心发起的“众筹一个人豹安居城”(153万)。这三个项目也是有三个资金的阶梯,区别还都挺大的。


第一个项目是我们从4月份发起,7月份筹满的。这是猫盟今年最重点的筹款项目。相比其他两个项目,这是一个“蓄谋已久”的项目。我们从八年前就有这个打算,直到去年,形成整个项目的思路、构架之后,筹备了大概3个月,最后在4月上线。


“云养身边的华北豹”项目,是放在99公益日上的项目,也是我们主推的项目。这个项目是我们跟太原动物园合作的,给动物园圈养的4只华北豹做丰容(enrichment”,动物园术语,指在圈养条件下,丰富野生动物生活情趣,满足动物生理心理需求,促进动物展示更多自然行为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真实的野生华北豹的生活。这也是个开创性的项目,因为野保团队第一次跟动物园这样的机构合作,通过场外的科普去带动野外保护。太原动物园也非常有勇气,突破了一些思维上的条套框框。


我们是在7月份突然觉得这个项目应该上99。这个项目的缘起是什么呢?我们今年7月初去了一趟太原,跟阿拉善山西中心合作了一个为期一周的“人豹安居城”展览,也就是我们第三个项目。在展览期间,太原动物园园长就邀请陈老师去动物园看豹子。看过之后,陈老师觉得园中的豹子活的太惨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我们一听,就觉得跟太原动物园合作去做丰容这件事是猫盟应该做的。首先,猫盟有能力去为豹子提供更好的丰容;其次,作为一个专注华北豹N年的组织,猫盟也有能力在做好丰容的同时,做好华北豹的科普,让这个项目变成一个非常靠谱的科普项目。所以,我们当时就拍板决定一定要做这件事。但是,我们是自己想办法挤钱出来做呢?还是只提供方案?还是筹款?后来,我们一拍脑袋觉得这件事太有意思了,应该让大家一起来做,希望把它变成一个大家的小梦想。所以,经过一天的考虑,(决定让这个项目上99)。接下来,我会详细说一下这个项目是怎么从我们的项目菜篮子里脱颖而出的。


第三个项目是我们与阿拉善刚刚成立的山西项目中心一起推的项目,是山西中心的各个企业家跟会亲,为华北豹长期保护项目一起筹措的一个大篮子。这个项目也是在山西项目中心的大力推动下,才上99的。因为,一开始我们觉得放一个这么大的项目在99上,一来担心我们hold不住,二来也怕有炒作的嫌疑。但后来,我们觉得要放大企业家们和各位爱心人士的努力,就让这个项目上了99

 

(二)如何选择项目上99公益日

经过刚刚三个项目的对比,接下来就要跟大家分享,我们选择什么样的项目上99?我们是从几个维度考虑的?

首先,从项目难度来考虑。在执行方面,项目是短期还是长期的?需要多少人力?是否需要大量志愿者?第二,公众对项目的共鸣多不多?项目是不是有趣、好玩?因为,毕竟在99公益日,所有的项目都会出来。你怎么从中脱颖而出,让大家记住你、分一杯羹给你,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我们再回头来看这三个项目:


“带豹回家”项目涉及到的科普点非常多。首先,我们要解释为什么要带豹回家?怎么带豹回家?项目中需要克服的生态环境修复和人心修复的部分,都是需要经年日久的科普才能达成的。所以,这些毫无疑问是我们今年或者以后的宣传和筹款的重点。我们把它当成了常规项目。常规项目有一个好处:它有一个安安静静、属于它自己的传播周期,你可以对它进行非常充分的考虑。


“人豹安居城”项目主要依靠的不是我们自身的传播能力,而是山西项目中心的大力支持。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其实没有这么大的勇气和决心去推这个项目上99。这个项目现在还在筹款。因为,它主要凭借的不是传播的力量。所以,我们今天主要讲“云养身边的华北豹”项目。

 

(三)案例讲解——“云养身边的华北豹”项目

下图是今天下午我赶做的捐赠记录分析。这个捐赠记录分析其实还挺好做的,因为整个传播周期比较短。我们可以看到,获得配捐的人数一共是1,376人,配捐金额70,000元。剩下的20,000元是在没有配捐的情况下筹得的。

       针对这个项目,我们的传播工作主要是发布了3篇科普文章。首先,我们在95日发布了一篇文章《云养豹,这回是真的》。跟其他组织一样,我们先提出我们在99要筹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是怎么做的,我们要怎么在动物园里为动物丰容等。值得关注的是,这篇文章在微博引起了很大关注,转发量高达1,322次,阅读量是28万。所以,其实微博上的很多粉丝成为了我们新的捐赠者。


第二篇,是我们从果壳网转载的花蚀写的文章:《原来,99%的中国人都没逛过好的动物园》,关于如何判断动物园好不好。我们为什么发这篇文章?因为,我们觉得这个项目的主要科普点是动物需要更好的福利。怎么才算更好的福利?如果我们做好了,你能看到怎么样的动物?我们基本上是围绕这三个逻辑去展开的。


还有一篇文章,我没有列出来,是97日陈老师自己的公众号发的。因为,陈老师是这次的主要项目官员,他是原北京野生动物救助中心的,对动物福利、笼舍的福利都有非常深入和具体的研究。所以,他就从他的角度,去讲述这个项目要怎么去做。


我们主要是靠这三篇文章。其实,我们的粉丝,包括微博上的新的关注者,已经把我们放在了收藏夹里。甚至有些已经按耐不住,在97日开始之前就有300多人给我们捐款了。可想而知,在979点之后,当我们在我们的爱心群里告诉大家可以捐款了,他们的热情就像破了闸的洪水,筹款进展的非常快。截止到97日,我们就只剩下1万多元的缺口。最后,我们在微博上告诉大家这是他们最后上车的机会。然后,这个项目就在22分钟之后完成了筹款。所以,这也就是我接下来主要想讲的——讲好一个故事的重要性。

 


     下图那只留着口水的豹子,在这次筹款里,成了我们的当家花旦。所有人都对它印象非常深刻。大家也就记住了这个项目。大家都会理解,如果他们成了华北豹的养父母,那动物园的这些豹子就可以像这只豹子一样享受非常香甜的睡眠。所以这个项目就深入人心了。


我觉得做好筹款就是不断地说好每一个科普小故事。我对我们公众号的内容还是很有信心的,所以大家也可以关注一下。

  

      提问(山西中心秘书长麗子):北美新天地的传播有所帮助吗?


     答:北美新天地是在太原市一个非常火的商圈。我们在这里跟北美新天地N1购物中心合作了一次展览。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才知道太原这么需要接地气的华北豹宣传。所以,接下来才有了我们跟动物园的一系列合作。可以说,没有北美新天地这次传播,就不会有“云养华北豹”项目,或者说今年不会有。那也就更没有“人豹安居城”这个项目。所以,北美新天地那次传播不仅仅是起到了传播的作用,更是起到了决定性、关键性的引路作用。


所以,我觉得劲草同行主题分享群里要提到的很重要的一点是:做好筹款,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就是——联系好自己的劲草导师,他们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山西中心秘书长:大猫团队很了不起,那么多年坚持,山里还是比较艰苦的。

图:与北美新天地N1购物中心合作举办的展览——海报

 

 【云山保护——阎璐(执行主任)】

 

我今天主要分享三块内容。第一,云山日常的社群运营是怎么做的;第二,在今年的99公益日,我们的项目设计、众筹策略以及策略的实践结果;第三,总结在99公益日活动中我们可以提升的地方。

 

(一)机构现状及社群运营简介

首先,因为云山只有3名全职人员和1名兼职,每一次的众筹项目以及日常传播都是我们一起做,没有请专业人士帮我们做。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可能之前一直是我们主要的传播和运营阵地。但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粉丝就只有2,600多人。在这个公众号里,我们一直坚持做原创的长臂猿和灵长类保护的故事,展示一线的研究成果。


说到社群运营,肯定离不开微信群。云山有两个微信群,一个是面向普通公众爱好者的“与云山一起保护长臂猿”,另一个是由热心的学生和家长组成的“云山课堂”。我们对这两个群的定位也稍微有一点不同。


我重点讲一下“云山课堂”微信群。因为这个群的主要成员是热心的家长和学生。其中,有部分家长带孩子参加过云山组织的线下观长臂猿的活动。因为,他们亲眼见过长臂猿,所以,对我们的支持力度特别得大。我们在这个群里主要是通过日常的科普讲座、指导学生做一些课外实践,并为他们设计和提供长臂猿科普工具包等三块比较有特色的内容,给他们一些支持。

 

(二)99公益日众筹项目的设计和策略


1、项目设计

接下来,我讲一下今年99公益日众筹项目的设计、策略以及结果。下图是一只长臂猿,是中国古代画家易元吉的《琵琶猿戏图》。实际上,我们今年99众筹项目的设计就是想找一些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跟长臂猿的关系,以此反映中国人与长臂猿是有很长的渊源的。古人对长臂猿和猴子区分的非常清楚,对它们的行为和外形有非常仔细的研究。


这个众筹项目的出发点就是想让更多的公众了解长臂猿。因为,长臂猿不像豹、虎、大熊猫等野生动物为中国普通公众了解。所以,我们就从普通公众更容易理解的层面入手。可能大家一般更容易接受文化和音乐,我们就找了一些跟长臂猿相关的古代画作和古琴曲。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猿鹤齐鸣”的说法,长臂猿也一直是“君子”的象征。

 

2、筹款策略

在确定众筹项目的设计之后,我们开始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能力和筹款目标,设计筹款策略。因为,去年云山的众筹还算挺成功的,在两天之内就完成了筹款目标。所以,我们对完成今年的筹款目标比较有信心。我们这次不仅要完成筹款目标,更想通过这次宣传能够达到“筹人”以及让更多公众了解长臂猿的目的。


因此,我们就把目标受众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普通公众,另一部分是项目所在地、长臂猿最丰富的云南省的当地人。我们想让当地人了解身边的物种,以增强他们对长臂猿的保护意识,以及有濒危珍惜物种生活在身边的自豪感。所以,我们在昆明广播电台、德宏州人民广播电台这两家媒体做了线上直播活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也发了我们提前准备好的项目宣传通稿。


针对普通受众的前期宣传和动员方面,我们依托于“云山课堂”微信群里面的家长和儿童。其中,有5位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依据我们提供的长臂猿工具包,分别在各自的学校、班级、家长群里面自己做PPT进行科普宣讲。有时还会用我们提供的资料做一些富有创新的小活动。效果还不错。


另外,针对特别热心的、尤其是看过野生长臂猿的那部分家长和孩子。我们让孩子们录一个小短片,每个孩子说一段话。没有见过长臂猿的孩子说一说他们心目中的长臂猿是什么样的;见过长臂猿的孩子说一说他们见到的长臂猿和他们想象中的是否一样。我们列了一个问题清单,让孩子们根据问题清单准备一段话。之后,我们找了朋友把这些短片剪辑成活泼有趣的小视频《小朋友眼中的长臂猿》。这是我最喜欢的活动。


除了前期铺垫和媒体宣传,99公益日那3天,我们是怎么达到筹款目标的?首先,我们组建了一个“救猿小纵队”。由30名左右的核心劝募人组成,有一部分成员是我们的理事,另一部分是去年为我们发起一起捐的核心支持者。除了这两部分人之外,我们今年邀请了不同背景的人加入小纵队,有媒体人、建筑师、手工艺人、微店网红店主、户外达人等十多位之前没有参加过我们众筹的人,通过他们的传播让我们的项目辐射到更广的行业和人群。


我们为劝募人准备了一些帮助他们更好的做众筹的方法和工具。比如,我们给每个人做了个性化劝募海报,可以添加自己的筹款口号(slogan)。另外,我们有准备PPT,为大家做了两轮培训,让他们了解99的规则和我们项目的出发点和理念。


 


 另外,我们在99公益日准备了微信公众号的推文。除了关于项目介绍的文章,还有两篇科普文章。一篇是入门级的长臂猿科普,讲“为什么要保护长臂猿?保护它对人类有什么好处?”;另一篇是介绍云山保护,讲云山的来龙去脉,以及我们为什么、怎么做长臂猿保护。核心劝募人反映,这两篇文章在他们劝募的时候,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众筹之后的回馈和感谢

众筹之后,我们还需要感谢和回馈我们的每一位捐款人。这是公益机构在传播上必须要特别重视的环节。


因为,腾讯没有办法把捐款人的信息公开给我们。所以我们无法得知谁给我们捐了款,更没有他们的联系方式。我们也做了一份捐款信息回馈表,等待主动联系我们的捐款人填写。但填表率很低,我们只收到了200多份,可我们的项目获得了4000多人次的捐款支持。


我们采用电子证书的方式感谢捐款人。说起来容易,但如何能够给到捐款人?因为,我们是通过核心劝募人发起一起捐。事后,我们通过数据了解到很大一部分捐款确实都是在核心劝募人名下。我们就联系核心劝募人,帮我们转达谢意。我们把电子证书都做成个性化的,再由核心劝募人通过微信或者邮件发给他们名下的捐款人。最后,效果还挺好的,大概发放了2000份电子证书,并得到了公众的积极反馈。很多人都觉得我们的回馈很用心,感受到了我们的努力(证书设计、捐款人姓名、钢印)。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把项目执行好,并及时向捐款人反馈项目的进展。

 

(四)99公益日总结和反思

如果明年我们还参加99公益日,我门认为有两方面还有待提升:


一、众筹的设计

我们的内容写的有点复杂、有点多,需要做减法,抓住一个公众能够感同身受的点就好。我觉得猫盟的“云养华北豹”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值得学习。其实,并不是要通过99公益日筹到多少资金,重要的是项目能够引起公众的共鸣,让公众记住这个机构,记住你做的事。


二、扩大影响力

虽然,今年的捐款人次比去年多,但总体感觉还是没有走出我们自己的圈子。捐款人多是熟人、了解我们的人。明年我们也许可以考虑更多深入到我们的项目地,跟当地媒体和公众做更多接触,把他们发展成我们的潜在捐款人。


这是云山的主要保护对象——天行长臂猿,2017年由云山创始人范朋飞教授描述并命名的灵长类新物种。在我国数量不足150只。作为我分享的最后内容,奉献给大家!



 【成都根与芽-副主任赵璐】


分享主题:做好你的社群动员!

 

我们一直认为根与芽在传播和筹款方面很弱。在99公益日之前,我们也没有想好怎么去做。这次,我们筹满了。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抓住了动员对象。


在参加了劲草组织的一场培训后,我们问了自己两个问题:一、我们向谁募捐?二、谁愿意给我们捐款?于是,我们开始思考我们平时的工作、项目内容和我们关注到的一些参与我们项目的对象。我们在劲草培训获得的最大收获是:要运营好我们的社群,充分利用一起捐这个功能


基于这些思考,我们分析了我们整个工作内容。我们是做生活垃圾的可持续管理,主要做三个方向:教育方向(包括学校教育、公众倡导)、社区项目、政策倡导。我们从这三个方向去挖掘我们的社群以及我们的项目对象(了解我们、认同我们的人)。

 

一、99公益日前期工作——挖掘项目对象


(一)学校项目

学校教育项目中,与我们产生关系的是哪些群体呢?是老师、学生和家长。在99公益日前夕,我们与他们进行沟通,告诉他们我们要做这样一个众筹项目,并向他们讲解“一起捐”这个功能。于是,他们在微信上通过他们的渠道发起了一起捐。

 

(二)公众教育倡导项目

 
     以上就是我们的学校教育项目。我们抓住了我们项目所影响到的人、认同我们的人,让他们去为根与芽代言、为根与芽发声。1就是学校的项目班级,我们在成都10多所学校做一个针对学生的课程项目——垃圾可持续管理项目。我们每周或半个月去学校上课,也会根据学校的情况,发展根与芽小组和社团。他们就通过小组或社团以学校或班级的名义发起一起捐。图2主要是一个老师发起的一起捐。这些老师与根与芽有长期合作关系,很认同我们的理念以及我们的工作。所以,他们会通过学校和自己的渠道为根与芽发起一起捐。图3是一个学生家长发起的一起捐。学生家长通过自己的方式为根与芽发起一起捐。我们一直以来都鼓励大家通过“一起捐”功能分享和传播。


我们每个月定期做一些倡导活动,与公众互动。包括讲座、环保手工作坊、在社区开展一些互动游戏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认识到一些成都本地比较有影响力的V,他们有自己运营的公众号以及社群。比如,成都本地的一家电台(成都新青年)的DJ思思,她有两个大社群,加起来大概一千多人。这一千多人的层次比较高,都是成都各个行业里有影响力、有故事的人。


另外一个主要群体就是运动跑团。根与芽有跟一些运动跑团合作,做无痕山林、捡拾垃圾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也为根与芽积累了一定人气。我们在这次众筹的时候就会动员这个群体去募捐。

 

(三)社区项目——社区志愿者

在社区项目中,平时我们接触到的主要是居民,以及社区的工作人员。我们会通过他们的朋友圈去扩大根与芽的众筹信息。

 

(四)政策倡导项目

我们平时会与与垃圾相关的职能部门互动,主要是城管部门。跟他们拉近关系,让他们了解我们的工作。也会跟他们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组织居民参观他们的工作环境(即垃圾中转站)等。


去年99公益日前期,我们是跟市城管委合作,今年我们跟成华区城管局合作,通过他们的公众号发布了关于白色污染的文章,同时在他们自己的社区群里发布根与芽的众筹信息。

 

(五)寻找核心志愿者

我们列出这四大类群体后,通过各个项目的同事,再进一步细化出项目里的核心志愿者,也就是日常跟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最认同我们的人群。


之后,我们根据项目分工,分别去邀请志愿者来参加一次线下培训。告诉他们99公益日是什么,我们希望他们如何参与其中。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们会介绍根与芽的资金状况,包括我们平时筹款的途径,以及为什么要众筹,希望他们如何提供帮助。


虽然志愿者很了解根与芽的工作,但是他们不太懂如何筹款、以及跟身边的人分享根与芽的筹款信息,而且比较担心别人的不理解。因此,我们分别为三个工作方向、按照志愿者的口吻做了一条筹款信息模板,他们再根据模板稍作修改。


另外,我们给志愿者每人做了一张个人筹款海报。一共做了近50张。我们建了一个助力筹款志愿者群,在群里统一收集大家的照片,再将制作好的海报发给大家。同时,跟他们再次强调99公益日的规则。


 99公益日当天,我们统一安排志愿者发布筹款信息。但是还有些志愿者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先发了。




      二、99公益日期间


前两天,我们筹到了60%;第三天,距筹款目标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我们很紧张。于是,我们工作人员就开始发挥自己的力量,想尽各种各样的方法。我是对每个微信好友进行劝捐,不论熟不熟,并在劝捐信息前打上好友的真实姓名。


另外,99公益日那两天,我们还有自己的活动,刚好这个活动跟99众筹项目——消除白色污染是相关的。我就在朋友圈直播了这个活动,并附上劝募二维码。一方面,想让更多人认识到环境问题;另一方面,想让大家看到我们是如何做项目的。因为,这样的项目会在我们筹款成功后继续做下去,我们要让大家看到我们所做的事情。


我们筹款群里的成员在群情激昂的氛围里,齐心协力,发挥各自的朋友圈力量。做了这一系列的活动之后,在99日中午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筹满了。

 

三、99公益日总结和反思

这是我们第一次去思考如何做筹款,也是第一次把筹款目标定的这么高。所以,比起很多机构,我们还有很多不足。但是,我们就是抓住了这几点:朋友圈、一起捐、我们的项目对象、核心志愿者


我们最大的收获和感受就是:平时工作一定要做扎实,维护好与志愿者的关系、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让他们更多的参与到我们的工作中,而不仅仅是来参加我们的项目。让他们感到根与芽的事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是根与芽的一分子。


结束后,我们也有回馈给捐款满100元的志愿者一个小礼品,不论捐款是来自于一起捐还是他个人。礼品是根与芽用宜家的废旧布料制作的环保布袋。但是,由于腾讯没有开放后台数据,我们不知道谁给我们捐款。于是,我们通过助力志愿者群,让大家自己去找自己的数据,主动与我们联系。我收集好这样的名单之后,就将手写感谢卡以及礼物送到他们手中。


 


【美境自然-秘书长陶镜如】

我是今年7月才转到美境做全职的秘书长,今天是我第一次参加劲草伙伴的主题分享。

 

一、对99公益日的关注点

99公益日之后,我们在网上看到了各种各样关于99的一些总结和反思的文章。有三点是美境特别关注的:


一、99公益日中的6000多个公益项目里,环保和动植物保护的筹款额只占6.51%。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的项目属于边缘项目,公众不是特别关注这个主题;


二、配捐这事儿不可靠。在深圳培训之前,不论是我、还是我们机构的员工都对配捐报以很大期望。我们的运营经理一开始还跟我说:我们自己最多筹到8万,应该就能筹满20万,因为有配捐。但实际上,配捐真是不可靠。首先,腾讯配捐的额度一年比一年少,它其实是要实现杠杆效应,并不是要通过增大配捐额度来提高腾讯的知名度。另外,如果不是SEE拉来这么多企业参与配捐,我们实际上就得不到多少配捐了。而且,未来是不是还有那么多企业愿意配捐还是个未知数。所以,配捐跟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靠不住。


三、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的公益组织规模和影响力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而我们草根组织的力量很薄弱。最终就会出现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其实对我们的众筹是非常不利的。


我们也意识到众筹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众筹不仅是机构筹资的一个渠道,更是我们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参与生态保护的一个机会,是我们机构传播价值理念的一个平台。简单来说,众筹最重要的是“筹人”,而非“筹钱”。它非常有可能成为我们比较稳定的一个资金渠道和传播平台。所以,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肯定是要坚持做下去的。


我们对今年在众筹中的表现做了分析,找出问题和弱点,并针对问题探讨是否需要适当调整机构的战略、组织架构、运营策略,以适应众筹的需要。

 

二、分析美境在99公益日的表现

接下来,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对众筹所做的分析。


其实,美境只参加过2015年和2017年的99公益日。2016年没有参加的主要原因是,2015年我们发现我们的内功严重不足,我们筹得特别辛苦,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我们最主要的分析是对我们这两次众筹做了一番比较。2015年,我们有两个众筹项目,“白头叶猴”和“北海的鸟保护”。2017年,我们上了一个鸟保护项目和一个滨海湿地项目。因为2017年没上白头叶猴项目,我们仅对鸟保护项目和滨海湿地项目做了对比。

 

(一)社会动员能力薄弱

我们在分析的时候,扣除了不相关因素,包括配捐得来的钱和不是通过众筹得来的钱。我们发现鸟项目这两年的筹款金额没有太大变化,基本稳定在45,000-50,000,元。主要原因在于随着美境加入SEE,我们的战略做了清晰的调整,鸟保护项目已经成为战略中的边缘项目,这两年我们并没有对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也没有扩大项目的规模。所以,筹款额没有发生变化是正常的。


但是,从2014年底我们开始做滨海湿地项目的时候,就开始真真正正为这个项目培养自己的粉丝群。从2014年年底或者说2015年年初,一直到2017年,这整整两年里,我们能够培养出来的捐款力量,真正能给我们捐的款项就只有6万。如果再去掉其中两位比较有社会影响力的理事(因为他们在朋友圈募集的捐款基本都不是广西本地人捐的),真正能够在广西本地动员到的力量可能更少,也就只有4。从这个角度分析,美境的社会动员能力其实是比较薄弱的。


针对社会动员能力薄弱这一现象,我们针对不同受众、不同捐款人群做了进一步分析。


首先,针对志愿者。我们做了两年多滨海湿地项目,可能是因为项目活动的特殊性,我们的志愿者结构比较单一,大部分属于在校大学生。这一群体,基本上经济能力不是特别强,一般捐5元、10元,最多不会超过20元。他们的捐款不可能对捐款总额有太大影响。因此,我们考虑是否需要适当的调整我们在滨海湿地的这些项目,争取更多已经参加工作、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志愿者。以扩充我们的志愿者数量,以及从志愿者那里募集到的捐款。


其次,我们对理事会进行了分析。理事会主要的任务就是对外联络资金。但是,我们的五位理事中,只有两位具有一定的社会动员能力,其余三位基本上没有可调动的资源。对此,我们考虑是否需要对理事会的内部结构加以调整。要么增加理事会成员,要么就是更换理事,从而吸收其他领域里的人士,比如企业或政府部门人士,调动他们所能调动的社会资源,为我们寻找更多的筹资渠道和机会。


第三类,是企业群体。我们发现在今年99公益日之前,美境在企业的调动方面几乎没有做任何的前期准备工作。我们当时仅仅是通过员工跟我们合作过的企业的员工私底下进行联系,告知他们美境的筹款活动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我们完全没有把企业这块资源调动起来,更不用说实现企业内部的社群互动了。最终,只有一家企业参与了我们的众筹。这是美境在这次众筹中出现的一个比较大的失误。


另一方面,尽管我们过去跟一些企业有过合作,但作为一家本土NGO美境跟广西本地企业的合作非常少。我做过一番统计,从2014年至今,我们从广西本地企业募集到的捐款都不超过整个机构收入的10%。这其实算是比较低的了。


我们从2015年开始,一直试图打开与当地企业的沟通渠道,但没找到特别好的契机。最近,美境被邀请参加协助SEE广西中心的筹建,终于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感谢SEE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们有机会走进广西的企业圈,跟他们产生联系,有机会向他们传播我们的理念、宣传我们的项目。美境会牢牢抓住这个机会,希望在企业合作方面有一定突破


第四类,是我们的会员。因为美境是一个社团组织,目前拥有50多名会员。我们发现这次众筹中2/3的会员没有调动起来。真正帮助我们宣传的只有自然爱好者会员群。保护领域专家会员群和保护区工作人员会员群基本上没能动员起来。这是美境在众筹中的另外一个失误。同时,我们发现会员的数量明显不足。所以,美境计划在未来着重发展会员人数,设计各种活动来调动会员的积极性


在上述对捐款人群分析的基础之上,我们还发现,其实美境过去3年做了不少工作、联络了不少合作伙伴,不能说美境没有追随者、没有认同我们理念的粉丝或志愿者团队,其实都有。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将合作伙伴、志愿者、会员与我们在日常活动中的接触真真正正变成他们对我们的黏度


其实,美境的前身是英国的一家NGO——FFI的中国代表处,一直是专业的保护团队,做专业的项目。我们不缺乏项目设计和执行的能力,我们缺乏普通公众和企业等对我们的认同感。这是我们运营传播团队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美境要向其他伙伴认真请教之处。


但是,在跟伙伴的日常交流当中,我们认识到,要提高一个机构的黏度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资金,甚至需要专门人员的长期服务和陪伴。从美境目前的人员配备和人员的工作强度来看,一时间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对此,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建立与捐赠人的后续联系,制定未来的互动方案。后续工作如何开展还有待摸索。


同时,在众筹发起阶段,我们还发现,有些黏度比较高的志愿者、粉丝对“众筹”有不同程度的抵触。他们不是不赞同我们的理念,只是对众筹的形式有些不满。因此,我们考虑是否需要转变筹款的方式,将筹款常态化。比如,以月捐”的形式,或线上线下并行,以减少捐款人的行动成本,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使众筹成为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

 

(二)前期准备不足

除了分析捐款群体之外,我们还发现美境在这次众筹中的另一个不足:前期的准备工作严重不足。刚才听云山保护介绍前期准备工作时,我真是汗颜。美境在八月下旬深圳培训之后才开始做准备。相比他们,我们相当于什么都没做。


首先,核心团队准备不足。因为,这个核心团队也是刚刚建立的,大部分人其实没有参与过之前的任何众筹,经验不足。因此,事前的分工、事中的组织协调、事后的跟进处理都很仓促。例如,之前我们也会指定相应的人员负责发起各个社群。但是,由于我们自己在这方面也不太懂,没有办法做出详细的指导,更不用说培训。而且,绝大部分的宣发工具、产品都是在众筹过程中临时开发的。


尽管我们有很多不足,团队的磨合也比较生涩。但是,这次众筹对我们这个新团队来说,是很好的实战机会。不但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众筹的意义,团队还得到了很好的磨合。


另外,前期准备工作的不足还表现在,我们自己团队的成员对众筹的认识有片面性。一直到众筹开始,还依然有相当一部分成员把众筹当成一种讨钱的行为,而没有真正意识到它在“筹人”方面的重要意义。所以,整个团队对外动员这方面的力量就极其薄弱。

 

三、未来发展计划

首先,重新统一整个团队内部成员对众筹的认知,并通过有效的培训和工作中的锻炼,培养团队成员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动员能力。


其次,要持续地参加众筹,包括线上线下的众筹,不断提升团队的内功来应对刚才提出的问题。


最后,我们其实早就发现很多公益小伙伴能够直接做长期、定期或不定期的线上线下的讲座,能够直接深入到企业、社区、学校等地做现场动员。美境从来没有涉足过这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培养粉丝群体和团队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我们正在探讨未来是否也需要设计这样的活动。


另外,我要代表美境整个团队向SEE、劲草伙伴表示感谢。因为,在众筹最后一天,有了劲草的伙伴、优才的伙伴帮我们宣传、募捐,我们才能够完成滨海项目的筹资目标。我们真正感受到劲草大家庭的温暖。


再次感谢。


【芜湖生态中心-丁洁】

如何通过业务聚焦形成公众动员与传播筹款


分享框架——

1)介绍芜湖生态中心目前的业务框架及在劲草三年的核心业务聚焦的过程;

2)如何通过公众活动的设计开展传播策略并反馈到核心业务的解决;

3)关于此次99众筹项目与公众动员的准备;

4)在此基础上99公益日传播的策略。

 

具体内容——

1)简单介绍核心业务由之前的垃圾议题占比较多,转变到以安徽本地环境问题的解决为主,而后在本地环境问题又延伸出两个方面:一个是本地工业污染防治,一个是公众参与/公众环境教育。目前梳理出来的核心业务是:以工业污染防治为核心业务,同时公众参与的工作将尽可能地结合核心业务关注的环境议题进行设计、积累并整合资源,反馈到核心问题的解决上,形成一个闭环。这主要是在劲草三年,机构核心业务梳理的一个过程。


2)在完成这样的梳理之后,我对于公众环境教育部分的工作进行了重新的设计,主要基于这样一些对象,这其中包含我们一直关注的安徽南部的河流青弋江、长江安徽段沿线城市的饮用水源地、高校青年、亲子家庭、社区居民等。我们最基本的传播策略是:设计针对不同对象的相关活动形式(青弋行者系列活动:青弋江步道……、探访水源地),让活动流程标准化、视觉化。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要求每一个稳定的活动必须有一段简短的介绍,分析出其最合适的受众,有一个好玩好看的LOGO等等,传播文稿必须要有相关元素的体现。另外一个值得说的点就是要求负责做公众活动的项目负责人一定要将自己在自然方面的魅力通过各种形式展现出来,建立自己的个人魅力,我们会帮助分析,这个项目人员就是口才好很有引导能力,另外一个自然创造能力强……。这样通过一次次活动建立品牌感和受众的好感度,同时通过线上社群的建立维护,大概也就是在20162017这两年慢慢积累了一批粉丝,同时通过不同活动的标签归属,让他们对于活动有归属感。那让这群人怎么从对于自然的喜爱转变到对污染的认知上,是我们现在正在努力的。


3)回归到这次的99公益日众筹来说,就是一种尝试,尝试让这些由于参加我们相关公众参与的活动,喜欢上自然,认可这个机构的人群,去思考、支持我们在污染层面开展的工作,并让这两者产生密切的联系。从众筹的结果来看,效果还挺不错的。这次99公益日,我们上线的项目是安徽本地的工业污染防治内容,是卫蓝侠的申请项目,必须在这三天筹满的急迫感非常强烈。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这两年活动积累下来的公众资源,我们区分出了机构会员、大自然爱好者、青弋行者、黑臭河监督队等,这些是我们这次众筹的主力军,我们要求每一个团体他的特点、他的劝募文字一定要写得真诚,而且一定要有目标设定。


4)除了积累下的公众资源,我们也梳理了相关的媒体、企业、个人等资源,重点沟通在99公益日三天发起“一起捐”,这个表是我们的准备工作,其实我个人也希望这一次的99众筹可以成为团队的一次团队建设,让每一个员工都发挥出作用。另外这次99之前参加的SEE北京那场关于99的培训特别的受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认真对待筹款这个事情,另外要多多发起一起捐,并且设定目标,目标感真的很重要,要不断的重复强化,这样受众就会被潜移默化。


5)99三天的众筹基本上都是按照我们之前的预想开展,尤其是在一起捐的发起数量上,我们本身估计大概会有70多个一起捐的发起,最后有效的一起捐是120多个,个人一起捐居多,后面统计了捐赠人,发现大部分的捐赠人都是本地的资源,基本没有大额的捐赠人,都是一批一批小额的捐赠,相反之前承诺的本地企业,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总结来说:

1)公众活动的设计很重要,要和机构核心业务关注的环境议题紧密联系,千万不能因为太过盲目的发展,分散业务范围,要尽可能地将所有的业务内容形成一个闭环,相互促进;


2)建构活动的品牌形象很重要,要有朗朗上口的名称和一眼识别的标识,区别于其他同类型的活动,让受众感觉到活动的高级感,这样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帮助宣传;


3)甄别出受众中的意见领袖/关键人很重要,他们会带动更多公众参与的力量,我们会重点沟通这部分人,邀请他们成为我们的顾问,给个名头;


4)重视和认真很重要,这直接决定了我们此次众筹的结果,对比我们今年和去年99众筹的结果,真的是觉得唯有自己重视了,才会带来好的成果。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36号碧兴园2号楼1606室
邮编:100088
邮箱:comm@hyi.org.cn
在以下平台关注我们
合一绿学院 ©2017
技术支持:溪泽源 | 京ICP备170539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