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创始人蒋科。图 / 受访者提供
" 不报销车费、不收讲课费、不吃请、不受礼,自备讲课润喉茶水 "。湖南第一个环保组织 " 新宁环保志愿者活动组 " 的创办者蒋科,20 年前去宣传环保知识还被别人担心要收钱,遭遇闭门羹。为了活动能够开展,他主动告诉大家这个 " 四不一备 "。
从 1998 年至今,湖南民间环保组织由 1 家发展到了 65 家。80 后、90 后成为民间环保志愿者主要力量。
12 月 16 日晚 8 点整,66 岁的余礼湘准时在微信群 " 湘江书屋 " 开始了本年度第 49 期有关环保公益的分享会,谈了对饮用水源保护的看法。他是公认的长沙乃至全湖南环保志愿者的榜样。
不过,要说在湖南最早展开环保知识宣传等志愿行为的离不开 90 岁的朱再保、80 岁的蒋科。
吃了闭门羹,茶水都自备
最早在湖南进行环保宣教、践行环保的,是居住在岳阳的朱再保。1961 年,33 岁的他被确诊为胃癌晚期,1971 年离职休养。1983 年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箭竹开花,朱再保第一次关注到环保问题,他从退休金里拿出 300 元捐给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同年,朱再保在岳阳市一中开展环保教育试点,成为中国最早的民间环保志愿者之一。
湖南第一个环保组织的创建者则是比朱再保小 10 岁的蒋科。1987 年 7 月 11 日,世界人口突破 50 亿。蒋科这一年在《中国环境报》看到美国昆虫学家鲍尔 · 艾里奇《人口爆炸》一书的部分摘录,认为人口超载确实会影响环境。他决定利用自己是新宁广播电台台长的身份开办《环保之声》。1988 年 1 月,新宁广播电台《环保之声》开播,节目每周一三五晚上播出,每期 30 分钟,所播内容都是蒋科编辑的环保方面的知识。该节目一直播到 1997 年,10 年共播出 3400 篇环保稿子。
蒋科 1998 年 1 月退休,6 月去新宁某学校讲环保课时,吃了他迄今唯一一次 " 闭门羹 "。前一天他电话联系去讲课,学校校长表示欢迎,但第二天对方以担心蒋科要收费为由拒绝了。因为这次闭门羹,这年 9 月初,蒋科通过新宁电视台和新宁报纸向全县中小学宣布,他今后去学校、去乡村、去各单位讲环保课实行 " 四不一备 " 原则:" 不报销车费、不收讲课费、不吃请、不受礼,自备讲课润喉茶水 "。
80 后 90 后成为民间环保志愿者主力
蒋科退休之前,就有人建议他利用个人影响成立环保组织,以便更好开展环保宣教等工作。1998 年 9 月 18 日,他发起的新宁环保志愿者活动组注册成立(2003 年改为新宁环保志愿者协会)。最早的组员有 14 个,基本上都是被他影响多年的同事和朋友,每人需缴纳 50 块钱的终身会费,同时还需去崀山景区等地开展环保宣传、在县城的江边捡垃圾。
3 年后,先蒋科数年进行环保宣教的朱再保在岳阳成立岳阳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省人大环资委监督处处长刘帅称,这是湖南省第一家市级环保志愿者组织。
长沙第一家环保志愿者团体则是 2007 年成立、2011 年正式注册的绿色潇湘。今年 56 岁的章志标是该组织的创始人之一。
湖南省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的负责人何建军介绍,截至今年 10 月底湖南现有 65 家民间环保组织。其中还保持活跃的,绝大多数是 2008 年之后成立的,成员以 80 后和 90 后居多," 他们使命感很强,热情很高,善于运用新媒体 "。
分析
政府和民间机构有了很好互动
2006 年到 2016 年在湖南慈善总会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工作的唐艳红认为,相对于致力于助学、扶贫、大病救助各方面的志愿者和公益机构,环保志愿者的出现比较晚,是近二十年才有的 " 新物种 "。
" 上世纪 90 年代的环保志愿者做得很辛苦,那个时候,环保的意识,远没有现在这么强,环保问题也没有现在这么迫切需要得到解决,所以大家对环保志愿者不是很理解。" 唐艳红说。
唐艳红经常会被上世纪 90 年代和 2000 年左右就致力于环境保护的志愿者感动," 环保志愿者的门槛相对较高,一般都会有一定的环保知识,所以,相对于别的公益,环保的志愿者相对较少。"
近些年让唐艳红感到非常高兴的是看到政府和民间环保公益机构之间有了很好的互动,现在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这个观念得到普遍的高度认同,政府职能部门和民间公益机构都希望环境会更好。
潇湘晨报记者刘建勇长沙报道
本文转自“ZAKER潇湘”
原文链接:http://app.myzaker.com/news/article.php?pk=5c1836141bc8e0375c000020&from=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