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俊又与他的团队开会了。
自今年五月中旬小洲便桥被鉴定为危桥后,广州市建设主管部门批复近期将拆除该桥。小洲便桥是大学城与小洲村、市区之间往来的重要通道,拆除之后,大学城师生以及小洲村村民的出行将成为问题。陈嘉俊说,那是唯一一条可以骑车进出大学城的桥,如果要拆除就该有替代方案。为此,“拜客广州”成员开会商议工作。
陈嘉俊是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的研三学生,也是公益组织“拜客广州”的创始人和总干事。他自嘲说,自己这两年几乎没上课了,从2009年开始,他就“习惯”了做一件在他看来是最有意义的事情——推动城市生活形态的转变,引领宜居城市生活。
朝十晚十的典型创业者
对陈嘉俊来说,开会是家常便饭。“拜客广州”核心团队每周开一次例会,行政、财务等部门定期开例会,每个项目团队也要开会,还有公益圈中大大小小的培训与分享会,他都参加,或围观或作为嘉宾分享他的经历和见解。然而,这只是他的小部分工作。
作为拜客,陈嘉俊出门都会先骑他的折叠自行车,再接驳地铁,一小时后来到位于新港中路的办公室上班。“我的工作时朝十晚十的,早上十点钟开始做事情,到晚上十点钟结束。”
作为“拜客广州”的总干事与“拜客地图”的项目负责人,陈嘉俊在各方面都要管理到位。筹集、审批、调整活动资金,跟进项目,还要与志愿者保持沟通交流。拜客的志愿者每月都要写一篇总结,这篇总结至少需要得到三个人的回复,包括项目负责人、行政部负责人以及陈嘉俊本人。这样的交流,让志愿者之间拉得更近,让大家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中午吃得很饱,能够撑到晚上十点或十一点。”每天下午,陈嘉俊会将全副精力都用到工作上,有时候下午做不完,晚上加班直到九点多才回家。
地铁是陈嘉俊的“第二办公室”。早上,他在地铁上完成一天的工作计划,同步到电脑上,并设置好定时短信;晚上,对工作的梳理与反馈也是在地铁上完成的。“我会很抓紧时间,利用一切的零碎时间。”
陈嘉俊自称是“典型的创业者”,除了工作,就是睡觉,陪家里人的时间很少。他笑着说,就算你逼我和家里人在一起,我脑子里想的都是拜客的东西,常常心不在焉。“我妈跟我讲话,我经常不予回应,她就经常埋怨我。”
多看书多接触才能有新点子
环保、创意、行动、成长、民主、改变,是“拜客广州”的核心价值。
“创新、活跃!”是多数参与者对上一期拜客沙龙“广州限限限,我要表表态”的评价,沙龙以应用戏剧工作坊的形式,让参与者在玩乐中思考和讨论。在陈嘉俊看来,大多数人对“限外”这个议题不是特别熟悉,又不想开会一般严肃地围在一起讨论,所以他运用了从游戏到戏剧,再到头脑风暴的创意形式。
“不是为了搞活动而搞,不是为了让多点人来就可以随便参加,我们要达到的效果是,令参加者的收益达到最大。”拜客沙龙是“拜客广州”的一个周期性项目,也是交流和传播单车文化的平台,每月一期,形式多变,包括讲座、分享会、真人图书馆等,活动的策划主要视主题与嘉宾情况而定。
灵活多变的活动方案从何而来?
“从脑子里出来咯!”陈嘉俊用他一贯的幽默答道。活动方案是否吸引人,不是聪不聪明的问题,而取决于你对这个议题有多少思考。多看书,多接触,才能思考得更加深入,聚焦到问题的本质上,这样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有创意的活动方案了。
说话间,陈嘉俊走在窗边的书架上,找出他爱看的与自行车文化有关的书籍。他认为,单车文化就是倡导环保、健康、时尚、自由。白色的书架就在办公室门外,分隔成二十个小格子,每个格子上都整齐地摆放着二十多本书,除了与自行车有关的书籍外,还有管理类、环保类、心理学和新闻学的书籍。
他顺手递过来两本书,一本是《单车好城市》,另一本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他说,“我们关注的是城市的自行车出行,所以会看看单车城市应该是怎样的,或探讨怎样的单车才可以回归到城市。”
前行需要“真心实意,身体力行”
从2009年送单车给市长活动后,“拜客广州”还创立了一系列的项目,包括Citybikers——城市骑游活动,设计开发拜客地图等。拜客地图是陈嘉俊负责跟进的项目,他希望有一天,骑车的市民能够方便地摇一摇,就能轻松找到停车修车的地方。
“拜客广州”成立至今,项目多了,成员也多了,可周转的资金也不断增加。而陈嘉俊想要的远不止这些。他要的是,项目变得“有口碑”,资金逐渐稳定下来,领导者从一个陈嘉俊转变为一个核心团队,“当我不在的时候,”拜客广州“仍能够顺利发展。”
作为一个公益组织,陈嘉俊认为“拜客广州”应该为社会带来一些贡献,或改善城市出行的障碍,或改变某些个人的生活习惯。而作为管理者,他希望可以为这些将来的改变打下基础,运营一个良好的团队。
改变,是“拜客广州”的核心价值之一。
“推动改变一些具体的行为方式。”在研究国外城市氛围和单车文化的过程中,陈嘉俊慢慢意识到,推广单车文化不仅仅是一个环保行动,更涉及到城市模式的改变,以及人的城市生活的转变。
一个尊重非机动车的或尊重人的而非汽车的城市,才是宜居城市,人的生活才是自由的。“就像你在大学城或珠江新城,如果你不开车会觉得很痛苦,在建筑和建筑之间,你要走很长时间,感觉很不舒服。”
让广州成为宜居城市,就是陈嘉俊和“拜客广州”的目标。
推广单车文化,维护单车权益,是一个很表面的切入点,一股最原生的动力。找到这样一个切入点,思考、行动,更多的思考,后续的行动。
“口到手的距离是最远的。”陈嘉俊非常认同这句话。他坦言,虽然“拜客广州”经常强调行动的重要性,但行动力仍相对不足。行动,需要激发梦想,需要相信可能性。他又打了个比方,“拜客广州”的很多项目都需要向政府提交建议书,这些建议书可能会石沉大海,但不能因为石沉大海而放弃提交,“任何权利都是争取回来的”。陈嘉俊说,团队的工作重点与核心竞争力就是推动政策的改变,以此推动实现他和拜客团队的目标。
为“让广州成为宜居城市”而行动,在陈嘉俊看来,“仅仅是一个很普通的人生的选择而已。”既然是人生的选择,他的所思、所为从最初的坚持而演变成为他生活中的习惯。他用这样的一句话来勉励自己:“真心实意,身体力行”。
后记
采访结束后,陈嘉俊立刻走进办公室继续他的工作。办公室里一直都静悄悄的,拜客团队正在为实现“让广州成为宜居城市”这个梦想不懈努力。办公室的会议厅门外贴着这样一副对联:绿客缘聚修身行,赤心志同护地球。
我们从粤信广场走出来,站在新港中路的路边,马路上不仅有来往穿梭的车辆,还有靠着人行道的栏杆前行的自行车,送报的,送外卖的,送快递的,接孩子放学的……或逆行,或越道,车下的轮子似乎从不恐惧,依旧向前滚动。
推广单车文化,保障单车路权。这不就是陈嘉俊和拜客团队最先要改变的吗?
本文转自自行车之家
原文链接:http://www.bikehome.cc/news/20150701/513711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