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8日,首届“河流守望者年会”在湖南长沙举办,15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河流守望者参加了此次年会。年会上,河流守望者发展中心发布了“上游一公里”等三款河流保护活动产品,应对水源地保护、河流垃圾、环境教育等问题,还发布了“河流垃圾议题网络”等行动网络,以在未来更专业、广泛地开展河流保护活动。
河流守望者发展中心于2017年4月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联合绿色潇湘发起成立,旨在搭建一个跨越地区和流域的支持网络,寻找并支持、发展各个流域的河流守望者。
近年来,为了恢复河流环境和生态,政府推行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农村农业污染治理、河长制等一系列政策。在民间,河流守望者们也通过公众监督、“民间河长”、公众净滩等形式守护着不同的河流。
▌“河流成了垃圾桶”
戴广良还记得去年6月,腐臭的气味弥漫在昆明嵩明县老冲基村和曲靖陆良县兴隆村。在一些池塘、空地、河流里,堆满了从冷库里扔出来的果蔬废弃物。云南作为重要的大棚蔬菜产地,大型冷库分布在省内各地,大卡车将烂菜叶子从冷库中一车车运出来,随意倾倒,等待雨季的大水将垃圾冲走。
图 | 2017年6月,嵩明冷库废弃果蔬污染
“原理就像家里的厕所一样”,戴广良说,在云南很多地方,人们用同样的方式处理工业、农业、生活垃圾,“河流,变成当地人共用的垃圾桶。”
河流垃圾也困扰着在湖南上学的李煜筠。在学校加入环保社团后,她又成为本地环保组织绿色潇湘的志愿者,希望进一步了解并解决河流污染问题。渐渐的,她的认知被自己逐步挖掘出的现实所颠覆——原来河流污染不仅来自于工业排污,生活垃圾也是另一个凶手。
她想起生活在株洲的河流守望者袁根良说过的一句话,“面对工业污染、农业污染、重金属污染时,我们志愿者可以举报,环保部门可以查处,但是当我们发现铺天盖地的生活垃圾污染了我们的河流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戴广良、李煜筠、袁根良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河流守望者。4月8日,他们和15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河流保护志愿者汇聚长沙,在“河流守望者年会”上分享彼此的河流保护经验,也提出了面临的新挑战。
▌“太湖成了一盆洗脚水”
年会还邀请到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中国水环境研究会副主任刘树坤。数十年来一直从事河湖研究的他指出,现在长江已经成了“唐僧肉”,许多北方省份的水资源规划者甚至形成了“有困难找长江”的定向思维。长江水系上已有水库近5万座,占全国已建成水库总数的68%,但目前还缺乏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及其栖息地演变状况普查,大型水库下游河床演变及河湖关系变化趋势尚无成熟研究结果……长江也有自己的困扰。
图 | 刘树坤在首届河流守望者年会上发表演讲
至于长江下游的太湖,供养着流域内近4000万居民,刘树坤说,“太湖流域的总体环境质量在不断恶化。每年进入太湖的总氮为17.79万吨,总磷为1.69万吨,化学需氧量总量为282.9万吨,造成了太湖的有机污染和严重富营养化。太湖成了一盆洗脚水。”
资深媒体人汪永晨也关注着中国的河湖变迁。在漫长的行走与记录中,她看着高原的冰川一点点消融,不再壮丽;网状水系在短短几年间变成一片荒芜的砾石滩;青海曲麻莱旧县城因为缺水,几乎成为一座废城……
为了呼吁人们关注河流、保护水资源,汪永晨发起“乐水行”等活动,和公众一起寻访水源,观察河流沿岸。
虎姣佼也希望人们能与河流有更多的接触,了解并保护河流。热爱户外运动的她和各大洲的8名女探险者共同发起 Access Water 项目,致力于将漂流探险与水资源保护教育相结合,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女童军协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
钓鱼爱好者朱凯则采用另一种方式保护河流,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他发起反电鱼协作中心,通过巡护、举报、宣传等方式,配合相关部门打击一切非法捕捞形式。经过长期调研,反电鱼协作中心还编写立法修改建议,呼吁修改《渔业法》等法律。
▌谁是河流守望者?
河流保护是个复杂的工程,涉及不同的利益相关方、污染源,但同时又牵扯着所有人的神经——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水是流动且不断循环的,污染常常扩散开来,威胁着同一片流域里的所有居民。
因此有人举报工业污染,有人倡导生活垃圾分类,有人反对非法捕捞,有人组织净滩等公众参与活动……目的也许各异,方式各有不同,但最终都在保护着我们共同的河流。
2017年发起,河流守望者行动网络经过一年的发展,已经搭建起了一个覆盖14个省的河流保护网络。2018年3月22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河流守望者基金”正式设立,该基金将成为河流守望者重要的支持平台。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徐光在年会上说,“这标志着河流守望者行动网络进入了新的阶段。”
图 |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徐光在河流守望者年会“行动+”主题论坛上致辞
徐光还指出,希望“河流守望者基金”的工作与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紧密结合,更广泛地发动社会公众参与水环境保护,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等国家部门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方面积极行动。
▌“工具+网络”,搭建起河流保护的支持平台
年会上,来自“合一绿学院”的郭琳发布了《长江流域环保组织发展规划及生态图研究报告》。报告将不同类型的环保组织比喻为上游、中游、下游机构,上游为资助型的基金会,中游是各类平台型机构,为下游的一线环保组织提供培训、社群、网络、开源工具包等支持。
“长江流域的环保组织空间布局不平衡,东部多于西部,城市多于农村。”郭琳说。但河流保护需要全流域的协作,上游的污染会蔓延至下游,下游的水电建坝等开发也会影响到上游的生态环境。《研究报告》同时对比了美国的河流保护组织,“在美国,有很多支持型的机构,从不同角度输出专业的支持和服务,几乎每一个流域的每一条小溪都有人守护。”
目前,面对工业污染,多数环保组织已经有一套成熟的“监督-举报-政策倡导”的工作逻辑。但生活污染、农业污染日益突显——难以追查到责任主体、公众的环保意识淡薄……
针对这一困难,河流守望者发展中心将视线转移到公众身上,希望发动更多的公众关注、参与河流保护,了解河流污染的来源,进而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践行环保生活。
“河流守望者行动网络本质上是公众参与河流保护的模式创新,动员本地人参与河流保护,可以构建起一个能量场,使本地人与本地环境的保护紧密相连。”河流守望者发展中心秘书长刘盛说。总结绿色潇湘多年来的经验,刘盛认为最重要的是将公众参与、公众传播、公众筹款三个方面相结合,相互促进,只有这样,环保行动才能被更多的人认可、得到更多的支持。
在此次年会上,针对不同的保护场景,河流守望者发展中心发布了“上游一公里”“抢滩大作战”“水侦探盒子”三款河流保护活动产品,分别涉及水源地保护、净滩、儿童环境教育三方面,公益组织、学校、企业等可以通过工具包开展河流保护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让河流保护行动更加专业。
有了产品,还需要使用它们的守望者。为了搭建起一个更广泛、紧密的行动网络,河流守望者发展中心联合广东千禾社区基金会发布了“珠江河流守望者行动网络”,将在珠江流域打造一个“工具+课程+互助网络”的支持平台,服务该区域的守望者。
图 | 珠江流域流经的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六省份的环保组织代表共同拼接珠江流域地图,正式启动“珠江守望者”计划
同时还联合壹基金发布了“河流垃圾议题网络”,计划在2018年面向全国招募10家组织作为河流垃圾议题网络创始机构,通过“议题行动网络+标准化行动(工具包支持)+年度联合倡导日行动”三个层面的动作,开展直接行动、科研监测数据收集、公众教育及政策倡导行动。
在年会的“行动+”主题论坛上,河流守望者发展中心秘书长刘盛发布了《河流守望者行动网络2017年度报告》。报告重点回顾了2017年的工作,以及新的战略规划。
图 | 长沙远大城,来自全国各地的河流守望者们
共建伙伴招募当地守望者
▼
河流守望者行动网络简报
▼
河流守望者发展中心(筹)是由长沙绿色潇湘环保科普中心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于2017年4月联合发起并成立的环保社会组织。聚焦中国流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以“本地问题本地人解决”为核心理念,建立一个覆盖主要流域的志愿者网络,应对当地河流环境问题,让中国有河流的地方就有守望者,共同推动绿色发展、共建生态文明的积极力量。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riverwatcher.org.cn
本文转载自河流守望者
原文链接:首届“河流守望者年会”在长沙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