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与经济如何协调,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将之归纳为两种声音:一种是讲环保搞“一刀切”,影响了经济发展;一种则是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有些地方的环保放宽了、放松了。
“一刀切”影响很不好,一粒老鼠屎搞坏一锅汤。
“如果发现哪些地方该做的事、能做的事不做,为了一时的利益让保护为发展让路,那我们会盯住不放,该追责的要求严肃追责。”
2016年以来,多轮环保督察启动之后,一个名词火了起来—— “一刀切”。
“对于‘一刀切’,我们的态度一直是非常鲜明的:坚决反对,坚决制止,严格禁止。”2019年3月11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斩钉截铁地说道,“见一起查处一起。”
2018年8月,西安的一口锅和灶台成了“网红”。在一张微博流传的照片里,它们被一张封条封住了。经追查,这张图片其实有人刻意造谣。但图片的广泛流传,反映出“环境治理影响经济”的论调给环保工作带来的舆论压力。(详见过往报道:西安锅灶封条是摆拍,环保督查,如何不背“一刀切”的锅?)
人为制造的“查封”锅灶(生态环境部/图)
环保与经济如何协调,此次记者会上先后有两名记者提出相关问题。李干杰将之归纳为两种声音:一种是讲环保搞“一刀切”,影响了经济发展;一种则是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有些地方的环保放宽了、放松了。
他认为,这两种声音反映出的现象确实在一些地方发生过,但并不普遍、并非主流。“对这两种现象、两种倾向、两种问题,我们生态环境部都是坚决反对的,发现了也是坚决制止,严肃查处。”
◆ ◆ ◆
“一粒老鼠屎搞坏一锅汤”
对于“一刀切”的成因,李干杰认为,“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平常不作为、不担当,到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强化监督、年终考核开展的时候,就急急忙忙临时抱佛脚,采取一些敷衍的办法、应付的办法,也包括对一些需要达标改造的企业不给予合理的过渡期、整改时间,平时不闻不问,到了检查的时候,紧急要求停工停产停业,采取一些简单粗暴的做法。”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视觉中国/图)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曾向南方周末记者推测地方政府的“苦衷”:“有的地方确实欠账太多,如果对企业区别对待,可能造成行政成本太高。”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刘长根也曾在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坦承,“这是对中央环保督察的‘高级黑’。”
2017年末,山东某地一名造纸厂主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抱怨,在接受中央环保督察前,当地“不仅是我们造纸厂,连煎饼、豆腐都不让做,失业的人很多”。那时也恰是舆论对“一刀切”争议声最大之时,山东省和淄博市皆发文,要求对“散乱污”企业进行分类施治、联合验收、强化监管,决不能简单采用“一刀切”式停产治理措施。
“一刀切”对环保督查工作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快被相关部委注意到。2018年5月,生态环境部专门研究制定了《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此后,河南、山西、陕西、四川等地,包括频繁接受督查的京畿重地河北,纷纷发文强调禁止“一刀切”。
“不管大会小会,什么场合、什么活动,我们都是旗帜鲜明的坚决反对,要求大家不要这么做,因为这对于我们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没好处,没有什么裨益,相反,影响很不好,一粒老鼠屎搞坏一锅汤。”李干杰说。
除了号召地方反对“一刀切”,生态环境部还采取了下发文件进行规范要求、查处“一刀切”案例等硬手段。在开展环保督查、开展强化监督过程中,坚持“双查”,既查不作为、慢作为,又查乱作为、滥作为。
“不作为、慢作为就是该做的事、能做的事、容易做的事不做,滥作为、乱作为就是平常不做事,到时候就乱做,典型的一刀切。”李干杰表示,生态环境部每查出一个案例,都是接到举报第一时间核查,第一时间纠正,查处以后也对媒体、对社会公开曝光,以起到警示作用。
◆ ◆ ◆
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让保护为发展让路
2018年底,“雾霾返场”论甚嚣尘上。有观点认为,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大,地方政府放松监管,许多工厂复工导致空气污染。部分人同情企业,支持特殊情况下宽松,更多人则担忧污染治理前功尽弃。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马中在接受中国环境报采访时表示,因为环保加严就亏损的企业,过去挣的是污染环境的钱,是黑色增长。“说明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出现了问题,只能靠污染环境来攫取利益。”
李干杰强调,坚决反对放松、放宽环境监管,也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当做重点。“如果发现哪些地方该做的事、能做的事不做,为了一时的利益让保护为发展让路,那我们会盯住不放,该追责的要求严肃追责。”
如何正确处理与被督查企业的关系?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对企业既依法依规监管,又重视合理诉求、加强帮扶指导,对需要达标整改的给予合理过渡期,避免处置措施简单粗暴、一关了之。”
李干杰称,生态环境部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强化监督过程中带头示范,发现企业有问题,交办给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环保部门跟企业商量,也给予企业相应的整改时间。(详见过往报道:环保不只是管、关、罚,大棒之后,胡萝卜怎么给?)
在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时也如此。“对于那些未批先建,还不能做到达标排放的,也是先发许可证,在许可证里明确有个整改期限,整改期限根据情况,有的短有的长。整改期限到了,如果还没做好,才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他强调,下一步要继续规范环境行政执法行为,尤其是规范好自由裁量权的适用和监督工作。
在支持地方政府和企业污染防治时,李干杰表示要加大资金与技术的帮扶力度,并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使企业绿色发展有更大的内在动力。
在资金方面,李干杰还特意提到前几天,财政部新闻记者会上,财政部领导宣布,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央财政的支持2019年将达到600亿元,同比增加35.9%。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千篇一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