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2018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年会继续进行。至此,会议已围绕“自然保护地是人类生态底线”主题,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自然保护地管理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并已顺利完成生物多样性监测和环境教育两个联盟培训。15日,将针对自然保护地周边友好发展看展最后一个联盟培训,并将在下午举行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成员大会。
会议现场
当天,桃花源基金会副总裁马剑,墨西哥莫雷洛斯州政府可持续发展部部长Einar Topiltzin Contreras MacBeath,IAPA顾问委员会主席、GEF生物多样性顾问John MacKinnon,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保护部前主任、IAPA顾问委员会委员Freek Venter,分场主持了会议。
IAPA顾问委员会主席、GEF生物多样性顾问John MacKinnon
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保护部前主任、IAPA顾问委员会委员Freek Venter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生命共同体课题组副组长、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首席科学家解焱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院长雷光春,从中国不同类型保护地的发展历程,讲到如何构建科学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到中国当前的保护地分类,是依据单一自然资源或生态系统要素为保护目标的分类,导致生态要素与空间的破碎化。雷院长强调应根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自然保护地分类,总体分为综合服务保护地、支持服务保护地、文化服务保护地、调节服务保护地及供给服务可持续保护地这五类自然保护地。其中,对综合服务保护的定位是,主体、旗舰保护地、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以支持服务为主导的,主要定位为广泛的自然保护区;以文化服务为主导的,主要指自然公园,如风景名胜区、各种生态系统公园;以调节服务为主导的,主要指生态功能保护区,如水源保护区、防风固沙保护区、生态公益林等;而供给服务可持续保护地,则主指种植资源保护区。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院长雷光春
桃花源基金会副总裁马剑,介绍了中国的社会公益性保护地。在中国的自然保护地总体建而未管、成效不高的背景下,由中国知名企业家牵头建立了社会公益保护地联盟,以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公益机构保护1%的国土面积。马先生以老河沟公益保护地和关坝社区保护地为案例,讲述了公益保护地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保护问题,如政策法规的建立、保护队伍的正规化建设、人才缺失及流失、老百姓生计发展等难题,同时也谈到了保护措施及现阶段取得的成果,重点介绍了其资金模式,强调支持可持续产业发展尤为重要,即生态保护和产业脱贫并重。
桃花源基金会副总裁马剑
墨西哥莫雷洛斯州政府可持续发展部部长Einar Topiltzin Contreras MacBeath,介绍了墨西哥中部的一个战略保护区Chichinautzin生物走廊。主要强调了本国自然保护部门重视跟政府多部门协作,找到各自的利益点,共同进行土地管理,这样的生态保护道路将顺畅许多,也取得卓然成效。
墨西哥莫雷洛斯州政府可持续发展部部长Einar Topiltzin Contreras MacBeath
全球环境研究所项目经理彭奎,针对中国社区保护,从展开研究、实践示范、政策建议等方面做了几点问题思考。强调要运用市场机制和政策建议解决环境问题,力求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共赢。同时,从科学与科学主义、保护主体与保护主导、监测与保护、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方面对比结合,分析了社区保护模式,尤其是参与式保护。此外还介绍了GEI社区保护相关研究和实践,指出保护的关键点在于不同利益主体要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力、义务。
全球环境研究所项目经理彭奎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保护地检测项目研究员郑姚闽,利用数字计算,从监测对象、监测内容、数据方法、监测结果、结论建议等方面,介绍了“一带一路”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公园生态状况。该项目依据经济走廊沿线的可查证确切分布范围、地图信息完整、兼顾全球典型生态气候区的原则,在世界保护区数据库WDPA中选32处国家公园为监测对象,主要监测生态系统自然性、景观结构完整性、宏观结构稳定性及生产力稳定性。通过监测计算,郑老师表示,从生态状况现状看,经济走廊沿线选择的32个国家公园的生态状况整体表现优良;从生态状况变化趋势看,超过八成的国家公园的生态状况变化趋势稳中向好;与“一带一路”经济走廊沿线的国家公园相比,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生态状况整体表现了更优,但需要更加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议结合中国自然保护地的实际状况,加强自然保护地的监测和分类,完善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建议基于报告监测指标和方法,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调查,提出中国国家公园候选名单,为中国国家公园的合理选址与管理提供科学支持。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保护地检测项目研究员郑姚闽
针对自然保护地管理,另有来自不同国家的9位重要专家、学者、管理者,做了各具色彩的讲演。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工程师杨纬和,分享了关于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副研究员秦刚,介绍了面向生态保护的科研信息化实践;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环境署海洋保护区管理和后勤部门经理Ashraf Al Cibahy,介绍了阿布扎比Marawah海洋生物圈保护地区和采矿业最佳实践;阿尔泰斯基生物圈保护区副主任Tatiana Akimova ,介绍了阿尔泰斯基国家级生物圈自然保护区在世界遗产领地的重要性;尼泊尔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司首席保护官Ana Nath Baral ,介绍了尼泊尔的参与式生物多样性保护;尼泊尔奇旺林区官员Ganesh Thapa ,分享了尼泊尔奇旺保护林人类野生动物冲突管理实践;马萨科马生物圈保护区,国家公园管理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主管Wimonmart Nuipakdee,介绍了泰国清迈马萨科马生物圈保护区的蓝万代兰花(Vanda coerulea)社区保护项目;印度尼西亚默拉皮火山国家公园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协调员Bangun Baramantya,介绍了2010年莫拉皮火山爆发后默拉皮山国家公园红木荷(Schima wallichii)的遗传多样性和自然更新。
此外,IAPA顾问委员会主席John MacKinnon,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姜广顺,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肖治术,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保护部前主任、IAPA顾问委员会委员Freek Venter,俄罗斯锡霍特阿林生物圈保护区地域保护副主任Roman Kozhichev,尼泊尔国家自然保护信托基金会项目经理Chiranjibi Prasad Pokheral,新西兰自然保护部生物多样性高级巡护员Guinevere Coleman,豹地国家公园高级研究员Gleb Sedash ,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大家进行了生物多样性监测培训;保护地友好自然教育中心主任周亭亭,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成员联络员赵月明,大喜马拉雅步道联盟共同创始人Mim Hamal,坦博拉国家公园主任Agus Budi Santosa,成都观鸟会理事长沈尤,也从不同切入点对大家进行了环境教育培训。
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从今年开始推出供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参考的系列指南,目前有3个指南:自然保护地监测指南、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指南、自然保护地及周边友好发展指南。这些指南都很简短,以便自然保护地管理者使用。联盟年会期间对此开展了相关培训,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更新。
2018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年会第二日顺利结束。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保护地友好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