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绿资酷
当前位置: 首页 > 环保公益研究 > 案例故事
兰却加:扎根故乡,从环保开始建设自己的家园
747

编者按:

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青海,有着极其壮丽的自然风光。不过,由于过度放牧、经济开发等,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今年完成评审的第八季的创绿家中,就有4支团队在青海为环境事业耕耘。我们邀请了人类学博士缪芸,跟随其中的几支创绿家团队来到青海,体验与观察他们工作的日常。这是这一系列故事的第二篇。查看第一篇,请点击:切群加:租下10000亩草场,守护108 头普氏原羚


兰却加,共和县倒淌河镇甲乙村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发起人


采访那天中午,我们是在环保协会秘书长索南东主家吃的饭。饭前他在院子里举着一个塑料的瓢,我们过去洗手。在青海的牧区待了两个多月,这是第一次有饭前洗手的机会。他的屋子也收拾得清爽、妥当,没多余的杂物。就如甲乙村给我留下的印象,牧场宽大,阳光下,干净,敞亮,井然有序。


捡垃圾,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行为,更是一种生态环保的教育,也是爱家园,维护家园的一种体现。

         

环保,是对家园的爱


虽然从2013年就开始做一些垃圾清理工作,但甲乙村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的成立是在2017年6月。从最初十几个人参与,现在已经有了核心成员12人,会员85人。


“以前藏族人吃牛羊肉,吃糌粑,不会产生什么垃圾。现在饮料、零食之类的多了,垃圾也就多了。“协会的负责人兰却加说。


小组每个月会有捡垃圾活动,每个季度会有一次比较大的清理活动。此外,旅游季节开始前和结束后,都会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从2017年至今,甲乙村环保协会已经开展了17次比较大型的活动。


 

图/兰却加


图/兰却加


图/兰却加


遇到特殊的活动,会有更繁重的任务。今年3月21日,甲乙村举办了第一届赛马会,400多匹参赛的马,二三万人参加活动。协会的80多名会员全部参与了捡垃圾。“别人在看赛马会,我们在捡垃圾。”捡了整整3天垃圾,每天都运出10多车垃圾。


赛马节过后捡垃圾 图/兰却加


捡垃圾是件辛苦的事,而环保小组的人在说起自己参与捡垃圾活动的动机时,却总是很朴素的发心。


“自己的家园要保护。”


“前辈留下了这样一块地,我们生活,下一辈人还要生活。”


“今天扔垃圾,明天又扔垃圾。一刮风,到处都是。没有垃圾,休息时,看风景很美。”


“没有垃圾,人也健康。”



捡垃圾前的午餐,也是一次愉快的聚会


环保,是每个人的共同参与


吃完午饭,我们出门去捡垃圾。


甲乙村有8个社,648户人家。每户人家有七八百亩牧场。整个村是个很大的面积。


捡垃圾得划分区域,每次轮流分片进行。戴上口罩和手套,七八个人分别上了两辆车。一辆是专业的装垃圾的车,那是共和县环境和林业局给的。普通垃圾就放在里面,运到10多公里外的倒淌河镇的填埋场。另一辆是村民自己的皮卡车,饮料瓶、金属等可以回收的垃圾放在后箱,运到60公里外的共和县。


相邻的几户人家为一组,每户的垃圾都已经装在了在大在纺织袋里,放在了指定的地点。进过一段时间沟通和培训,一些人家已经把回收的和不可回收的垃圾分类装在不同的袋子里。混杂在一起的,大家得把袋子再解开,摊开来,分类放在不同的车里。




 “有时把这些可回收的垃圾运到县城,就送给一些拾垃圾的老人,他们可以卖到一点点钱。”兰却加一边分捡塑料瓶子,一边很自然地说。


大家处理完垃圾指定堆放处的垃圾,还会随便捡捡周围的垃圾。和之前相比,垃圾少了很多。也许,在一个干净的环境里,大家会更加主动、自觉地去维护。 



除了村子里的垃圾,那天团队还去了几个游客聚集的骑马场捡了垃圾。


甲乙村靠近青海湖的主要景点二郎剑景区,其中4社至8社就在青海湖边。一条公路通过青海湖的公路把村子隔成了两部分。正是夏季,自驾车去往青海湖的游客很多,垃圾问题也随之产生。


“有时图方便,游客把垃圾从车里直接扔出来。”


“有时还是一大包,就这样扔出来。”


村民看到乱扔垃圾的情况,有时会劝说游客扔到合适的地方。很多人不并理睬,但也有一些人会理解,配合地去做。


正是旺季,路旁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处马场。甲乙村的村民们牵来马匹,游客把车停在路旁,以花海、青山为背景,骑马拍纪念照。



都是同一个村的人,捡垃圾的团队和马场的村民都是相识的。大家一边打趣开玩笑,一边合作工作,倒垃圾桶的倒垃圾桶,分捡垃圾的分捡垃圾。氛围很轻松,好像并没有抱怨的情绪,或是视为一种负担。


穿着工作服的一位环卫工人也过来,一起清理垃圾。环卫工人的是政府雇佣的,负责靠近公路两旁的垃圾清理。 不时还有游客过来,捎过来手里的饮料瓶,或是一袋垃圾。


收集、分捡垃圾的现场热闹又团结,有一种大家共同拥有这片土地、一起去维护的氛围。




环保,是对更美好未来的期望


尽管协会的口号是“垃圾不落地,圣湖更美丽”,但团队的野心不仅是限于捡垃圾,更是推广环境教育。大家学习和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以更有效的方法处理垃圾,到目前为止,100多户家庭开始了垃圾分类。


协会提倡从源头做起,减少垃圾的产生。不使用塑料袋,少喝饮料等等,都是避免垃圾产生的有效手段。除了从科学的角度讲垃圾,协会也考虑将来请僧人从传统的角度和大家沟通。


今天夏天,共和县倒淌河镇甲乙村生态环境保护协会拿到了阿拉善SEE基金会“创绿家资助计划”12万余元的支持。未来,甲乙村环保协会也希望能将垃圾问题扩展到青海湿地和倒淌河湿地的保护。协会的目标是通过三年的努力,让所有牧户都加入到垃圾分类和零废弃生活实践中来。通过两年的努力,建立甲乙村水源和湿地保护团队,并开始日常监测。通过五年的努力,杜绝伤害鸟类的行为,实现山区无盗猎。


协会的会员在讨论工作


协会成员彼此之间亲密团结的关系,是团队聚在一起的做事的一个重要原因。午饭的时候,看他们一边吃饭一边闲聊。捡垃圾的时候,看他们和马场的村民在说笑里完成了工作。环保这件事情,对于大家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不是负担。


作为协会的发起人和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协会还寄托着兰却加对家乡的责任感。他会抽出时间,帮村子里考上大学的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填表,申请国家的补助。他更长远的打算,是希望能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做一些赚钱的事,让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发展生态旅游也在他的计划之内。“要赢得主动权,保护好草原是第一步。其次是设计、主动掌控旅游市场,让市场适应我们。”


不是被动地回应新环境,而是更主动地建设自己的家园,建设自己的生活。在小小的地方,点亮火花,这是扎根于故乡的主人翁的态度。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创绿家”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CuihcyzHwy6KqsOElwI5Q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36号碧兴园2号楼1606室
邮编:100088
邮箱:comm@hyi.org.cn
在以下平台关注我们
合一绿学院 ©2017
技术支持:溪泽源 | 京ICP备170539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