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负责人:廖晓义
联系邮箱:office@gvbchina.org.cn
网址:http://www.gvbchina.org.cn/
地址:北京 北京市 朝阳区 裕民路12号华展国际公寓C座301室
联系电话:010-82252046/69104221
邮编:100029
工作领域:教育倡导, 污染防治, 能力建设, 社区服务

相关组织

我要报错

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

Beijing Global Villag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enter

组织介绍

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简称北京地球村)成立于1996年,是一个以传播乐和理念、建设生态文明为宗旨的民间组织,是联合国环保署的中国民间联络站。地球村以推动公民参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国家战略为己任,倡导身心境和为内涵的乐和理念,践行以乐和社区与乐和家园为特色的城乡生态社区建设,提供能源及化学品安全等环境教育服务和乐和社工的技能培训,营造以关爱留守儿童、建设农村社区为内容的“乐和之家”。 北京地球村的宗旨是通过营造大众环境文化,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地球村的主要工作有:独立制作环保影视栏目和影片;撰写推广环保读物和宣传品,编辑《草根之声》;举办环保论坛;建立环境教育培训基地;推动绿色社区的理论与实践;同时开展了绿色列车、绿色能源、循环经济、绿天使艺术团、国际交流和耗材回收等环境保护项目。

宗旨:
通过营造大众环境文化,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

主要工作

电视专栏

■ 地球村自 1996 4 22 日起 在 CCTV-7 独立制作《环保时刻》,这个中国唯一的由民间环保组织制作的电视专栏每周播出一期,持续了 5 年, 2001 年以来,改为在 CCTV-10 《绿色空间》和一些地方电视台不定期播出。地球村摄制组不仅着眼于中国的公民环保,还以草根组织特有的眼光,到十几个国家进行拍摄采访,介绍国际环保经验。

出版

■ 地球村相继撰写和 出版了一系列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的读物,包括与国家环保总局合作的《公民环保行为规范》《儿童环保行为规范》以及《绿色社区指导手册》《绿色之声环保歌曲集》和环境教育培训的系列光盘。

环保

■ 地球村的环境教育始终立足社区。 1996 年地球村帮助西城区大乘巷家委会建立了垃圾分类试点,并向各级政府送交垃圾分类提案。1999 年初,与宣武区政府和物业公司合作,在建功南里建立了绿色社区模式,即社区层面的环保设施和公民参与机制。 2001年,北京市奥申委采纳了地球村提出的绿色社区推广策划方案,使其成为绿色奥运行动计划的内容之一。地球村绿色社区的理念和经验已得到政府和社会比较广泛的认可,受邀在全国十几个省市进行绿色社区的讲演和培训。

■ 为了将生活环保和社区环保带进农村, 1999 年地球村在延庆县井庄镇碓臼石村,租了 2800 亩山林作为环境教育基地。农户实行垃圾分类,使用太阳能灯,种植无公害食品。城里人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接受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又给贫困的村民带来了收入。这片有着山地、林地、湿地、荒野及山泉小溪和 40 多户农户的小山村,已发展成集农户环保、绿色旅游和环境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生态区。

■ 地球村还通过一些大型公民活动来推广生活环保。地球村与全国诸多民间组织共同发起和组织的 2000 地球日中国行动,让近千万的公民参与了以 " 倡导可持续消费,选择绿色生活 " 为主题的承诺活动;同年,北京 83 万小学生和他们的父母填写了由地球村和少工委发放的环保承诺卡,让绿色奥运绿色生活的理念走进家庭;地球村与中国音乐周报合作的全国首届环保歌曲征集活动,在音乐界刮起了一股绿色旋风; 2001 年,地球村 与中国消费者协会共同策划的《千万个绿色志愿者在行动调查承诺卡》则对全国的的消费者产生了影响。而 " 中国可持续消费论坛 " 使可持续消费由公民活动走上学术和政策研究的殿堂。

国际影响

■ 作为一个具有理论研究、影视制作、社区教育和国际交流综合能力的中国民间组织,地球村的工作受到国际社会和国际媒体广泛关注。美国 CNN 有线电视、新闻周刊、英国路透、日本、挪威、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等国家的媒体多次予以报道。 1998 年至 2000 年期间,地球村成为全国环境基金会的首届民间组织联络站, 2001 年受联合国环境署的委托成为中国 NGO 信息联络站。地球村也是世界自然联盟教育委员会成员和亚太地区环境新闻工作者联盟成员。

■ 地球村创办人 廖晓义 女士代表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荣获 2000 年度苏菲奖, 2001 年获澳大利亚 " 班克西亚国际奖 ", 并成为十位 "2001 年《中国妇女》时代人物 " 之一。
英文介绍

Background Description /MissionStatement

GlobalVillageEnvironmentalCultureCenterofBeijing(Global Village of Beijing, GVB) is a nonprofit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 focused on educating the public abou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unded in 1996, GVB’s mission is to promote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 inChinaby raising awareness and creating an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culture. GVB's focus areas includ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green consumption, green community development, ecological remedy and conservation, and yout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exchange.

CSR Activities inChina

CSR activities include:
- In 2005, Global Village of Beijing, together with Roots & Shoots, Friends of Nature (FON), and Hewlett-Packard (HP) launched the Dragon Recycling program that covers printer ink cartridges and hardware. The program aims to raise public awareness on the nega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he improper product disposal, and encourage wide participation in the recycling program of government agencies, industries,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The program provides an easy, speedy, and free cartridges-and-hardware collecting service to participants 
(http://www.dragonrecycling.ngo.cn)
- In 2005, GVB launched the "2005 We Promise - 26-Degree Air-conditioning Energy Conservation Campaign," repeating the same campaign it launched in 2004 together with other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s to encourage energy conservation by promoting reasonable use of air-conditioning
- In 2002, GVB organized the first "China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Forum," with the Chinese Consumer Association and the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e and Develop Committee. The forum discussed feasible approaches to consumer education and to achieving a conservation-minded society. The forum aims to encourag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consumers and producers on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industry
- In 2001, the Beijing Olympic Application Commission accepted and included GVB's Green Community Plan as part of the Green Olympic Action Plan. Pilot Green Communities were developed to welcome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Evaluation Commission. GVB's initiative contributed to the success ofBeijing's application for hosting the Olympic Games
- In early 1999, GVB worked with the Xuanwu District government and several property management firms to develop the first pilot Green Community project inChinaat Jiangong South Lane Community. This project provided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test ground to introdu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to communities inChina. In addition, GVB edited and published the book "Green Community Guidelines"

Publications / Reports

"Citizens' Environmental Behavior Guidelines"
"Children's Environmental Behavior Guidelines"
"Green Community Guidelines"

Main Partners

CCTV
Chinese Consumer Association
Pacific EconomicCooperationCouncil
State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主要项目


乐和之家

光彩爱心家园乐和之家项目是在中央统战部和重庆市委统战部共同支持下,由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重庆市光彩事业促进会与北京地球村联合实施的公益项目,立足农村社区,引进社工服务,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为切入点,致力于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和新农村社区建设。项目意义及特色:将关爱留守儿童与乡村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结合。是政府与民间公益合作,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落地模式, 为破解留守儿童难题与实践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可行性路径。

 

乐和家园

1. 红十字乐和家园建设项目简介

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目前正在四川彭州通济镇大坪村实施由红十字基金会资助的红十字乐和家园建设项目和由南都基金会支持的乐和家园服务平台。地球村与村民、当地政府以及有关与家一起努力,正在探索一种乐和家园模式,它包括了生态文明系统的六个方面: 乐和人居建造乡村生态民居;乐和生计发展乡村生态经济;乐和伦理修复乡村精神家园;乐和治理完善村民参与机制;乐和养生建立乡村保健诊所;乐和环保实施乡村环境管理。 


2. 友成志愿者驿站项目
    友成志愿者彭州驿站建立于2009年底,是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资助的众多友成志愿者驿站之一。其核心功能是立足彭州通济镇大坪山,为彭州灾后重建的志愿者提供支撑与服务,更好的协助彭州灾后重建和乡村发展工作的展开。

彭州驿站常驻五名核心志愿者,并为更多数量的流动志愿者提供服务,接受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的工作指导,以及来自北京地球村、友成基金会的能力培训课程与实践指导。

3. 壹基金乐和书院项目

乐和书院由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资助,属于乐和书院壹基金典范工程项目。它竣工于 2010512日,在为农人提供一个教育与公共活动空间的同时,还承担培训和旅游接待功能,通过建立社会企业家和社工乡建培训基地、开展农禅农耕研修营、举办国学研习培训班、开展中医药治未病养生康复培训、承办诸多领域的会议,以及开发灾后重建观摩游、自然农耕体验游、企业生态文化游、山地精英探险游、环保主题周末游、有机生活游、城市乡村结伴游等形式,带动乡村产业转型,从而促进乡村环保、经济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在2008512地震两周年之际,乐和书院正式落成并即将投入使用,我们期待乐和书院能够成为灾后重建乡村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的新契机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带动其他乡村发展的模范工程。

 

乐和社区

乐和意为乐道尚和,取自《道德经》五十五:知和曰常,知常曰明。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传统的核心理念之一。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城市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家园。但是,如果你住在高楼林立、邻里老死不相往来的社区里,你会感到只有居住的家而没有生活的园。你的耳边总会响起儿时大院里小伙伴的喧闹和嬉戏;你会想念故乡能抓到小鱼的池塘和小溪;你会留恋过去房前屋后的菜地、竹园、鸟鸣、花香……

乐和社区将乐道尚和这一古老的传统理念与现代社区相结合,即以珍惜资源、俭约其行;修心养性、高尚其志;关爱生命、强健其身;乐在和中、身心境和的中国式乐和生活理念为主导。

倡导人们乐观、包容、有活力、身心健康、并关注自身健康的同时也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互关互爱的和谐邻里关系。希望人们以更成熟的社会责任心和更文明的道德素质,注重行动,完善自己、惠及他人,善待环境。选择有利于环境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以此来构筑社区。

 

可持续能源记者论坛

2003年,鉴于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要面对的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核心议题,在能源基金会的支持下,地球村成立了可持续能源记者论坛,旨在提高主流和大众媒体及记者对可持续能源问题的关注和认识,培养一批可持续能源领域的专业记者,对提高能效和促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等进行深度调研和报道,从而推动国家合理的能源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同时倡导广大公众选择可持续的能源消费方式。

2003年正式启动至今,可持续能源记者论坛已经走过了8年的历程,基本形成了三位一体的项目模式,即对话平台、调研实践、公民行动。每年4-7期的主题论坛,不定期的记者茶社为媒体与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搭建了良好的对话平台;小额助成金为媒体朋友对行业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气候变化以及其他环境问题的实地考察、调研、获取基线一手资料提供了保障;NGO发起的公民行动为监督可持续能源政策的落实、提高广大公众的节能及环保意识、扩大媒体宣传开辟了一条高速路。

此外,论坛还设立了奖励机制,每年一度的可持续能源记者之星颁奖典礼都会表彰该年度积极参与活动并有显著报道的记者。同时,随着论坛的逐步开展,已形成了自己的资源库,包括强劲的专家队伍、庞大的媒体网络和可靠的NGO同盟。

 

化学品安全与环境健康

北京地球村化学品安全与环境健康项目致力于提高公民社会对化学品安全与环境健康问题的认识和实践能力,重点关注重金属污染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该项目开始于2003年,以宣传汞污染、提高公众对汞污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为主;至2008年初,北京地球村建立了国内第一个NGO化学品协作网络(www.chemicalnet.cn),通过网站、简讯等方式向网络成员及公众提供国内外有关化学品管理政策以及和生活有关的化学品安全知识;成功引导和支持了地方NGO组织开展了关于重金属、农药、医疗垃圾、环境信息公开、水污染等主题的二十几个小额项目,推动了中国草根组织对化学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清汞行动在广泛提高公众汞污染及防治意识的同时,重点在无害医疗领域落实推进,在医院、社区和幼儿园推进含汞医疗器械的替代。

项目在铅、汞等重金属污染领域进行了较为深入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开展了初级汞矿实地调查、含汞产品及其替代品调查、非故意大气汞排放文献调查、含铅油漆市场调查和铅电池生产和回收企业的环境安全状况的调查等。

北京地球村化学品安全与环境健康项目同多个国际减少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组织和网络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先后加入了国际清汞工作组、国际消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网络和国际无害医疗组织,并持续跟进了斯德哥尔摩公约、关于汞公约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和国际化学品管理战略方针等国际化学品管理政策的发展。 


组织动态
需求
知识库
  • 版权所有©合一绿学院
  • 联系邮箱:heyi#hyi.org.cn(请将#换成@)